普平精舍

DSC_6547-1200x800
IMG_6240-1200x800
DSC_6623-1200x800
IMG_6244-1200x800

宗教建築

普平精舍

宗教中的建築

宗教藉由建築作為一個轉換,讓虛的佛法與實的眾生產生關連的地方;

精舍建築是有生命的,此生命展現於它所蘊含的宗教意義與功能。

透過空間配置、視覺造型,具象地傳遞佛陀教法及菩薩的慈悲與莊嚴……

精舍

佛教透過建築作為一個視覺的傳達,

精舍,更是佛教接納普羅大眾的起點,仿若是一個連接世俗與極樂世界的門。

 

普平精舍的建築形式與空間,特別考量信眾參訪的動線,串聯空間與機能以連續的序列空間,

將大眾從繁忙的都市塵囂引領進入莊嚴寧靜的大雄寶殿,殿內莊嚴寧靜的氛圍,

仿若督促大眾回歸自性在此用功,領悟佛法的精妙大意。

建築中的宗教

從晨曦署光中的誦禱共修;

午後夕照下的佛法釋義;

甚至夜幕低垂後的沉潛修行,

如何藉由隱喻、轉化等建築語彙詮釋佛典教理,傳續佛菩薩的精神,

又能適切的反應建築獨特的自明性,精舍建築的量體雖被逐漸淡化於環境,

卻以微妙、多層次的山門語彙,讓建築感性的隱匿於繁華的世俗塵相之中……

《成實論》卷一:

「佛者,以一切種智,知一切法自相差別,離一切不善,集一切善,常求利益一切眾生,故名為佛;

法者,佛陀教化所說真理,是名為法;僧者,出家奉行此佛法真理者,名之為僧。」

如上述經文釋義,法是真理,若要一言以蔽之,當有一個真理,不隨萬物生滅,即所謂「萬法歸一」。

此法即是設計者所欲追求的設計精神:

 

追求一個最純粹的初衷,由繁化簡,將所有繁瑣的語彙與手法,統整歸納成一個不可動搖的精神並反應於此精舍建築上。

山門

佛寺大門通稱爲「山門」,象徵由世俗往菩提的入道,山門又作「三門」,代表信心門、智慧門、慈悲門。

信門者,從佛而入也;慧門者,從法而入也;

慈門者,從僧而入也,所謂三寶門中可入道,即此之謂也。

精舍的立面上利用漸退的框架表現出山門的具體形象,藉此隱喻此精舍建築即為眾生由世俗進入佛門的象徵;

唯有進入山門,跳出三界,釋放心靈於虛空,才能老實修行,精進功用,體現佛的真義。

空間

在平面配置上,為了呼應菱形的基地,設計者巧妙的安排了幾個錯落的柱子,實虛互退,共生共容。

大殿是宗教精神象徵所在,經由壓縮入口的空間輔以挑高二樓的設計,加深了其空間軸心大殿的寬闊與深遂,

相對於入口的微小與曲折,大殿的開敞予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,讓莊嚴肅穆的氣氛寧靜心神,體現佛的法相莊嚴。

Date

2008 年 1 月 19 日

Like
向上滑動 Top